□本報記者張馳
  50歲的邊志富已經記不清這是聯合工作組第幾次到訪了。
  幾年前,內蒙古自治區鄂托克前旗黃河引水工程淹了他家林地,引起他的不滿。聯合工作組在下鄉調研時瞭解到這一情況,便主動上門,就損失賠償及後續解決方案與他反覆磋商,最後的解決方案讓他很滿意。
  “多次溝通,他們很有耐心,也有誠意,我再僵持在這兒就有點說不過去了。”在接受《法制日報》記者採訪時,邊志富的話直來直去。
  聯合工作組是由鄂托克前旗委群眾工作部牽頭,整合當地綜治、維穩、公、檢、法、司、人力社會保障等部門組成的綜治維穩力量。該旗創新的“六個一線工作法”(簡稱“一線工作法”,即民情在一線掌握、矛盾在一線排查、問題在一線解決、機制在一線創新、作風在一線檢驗、政權在一線鞏固)要求,工作組要“下基層、惠民生、解民憂、聚民心、促發展”。解決邊志富這樣的問題,只是聯合工作組諸多工作中的一項。
  老百姓到底需要什麼,對現行政策有什麼看法,實際困難又有哪些?為此,鄂托克前旗四大班子領導掛帥,45名副處級幹部分組聯繫旗下轄的4個鎮,全旗105個部門與84個嘎查(村)、社區結對認親,選派84名科級後備幹部到這些地方蹲點,記好一本“民情台賬”。以記錄為基礎,抓住“辦事”這個關鍵,對群眾生產、生活中的困難與問題,做到事事有著落,件件有回音,做到民情在一線掌握、問題在一線解決。
  建立信訪首問責任制與領導包聯信訪工作制,從旗到各鎮、嘎查(村)、社區,在初信初訪中,努力在第一時間、第一地點解決好群眾的合理訴求,提高初信初訪辦結率;對疑難複雜信訪案件,建立了旗領導牽頭負責,組織協調,旗、鎮相關部門領導負責承辦或穩控,嘎查(村)、社區幹部協助辦理的三級包聯模式,以“問題不解決包案不解除、群眾不穩定包案不解除”為最終目標;做到“機制在一線創新、矛盾在一線化解、作風在一線檢驗、政權在一線鞏固”。
  “‘一線工作法’的核心是解決好‘如何抓基層、基層如何抓’的問題,推動工作重心、目標任務、手段措施、機制保障向源頭化解、前端管理、事前防範的全面轉移,使各級幹部轉變作風見行動,群眾工作上水平,化解矛盾出實招,解決問題有成效。”鄂托克前旗委書記於新芳表示,“一線工作法”的施行,是鄂托克前旗黨委、政府深思熟慮的結果。
  下轉第七版
  上接第一版
  在鄂托克前旗委常委、政法委書記崔景翔看來,“一線工作法”的出台,有著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。
  近年來,隨著經濟、社會發展,群眾精神、文化生活日趨多樣化,民主意識、平等意識、權利意識不斷增強,但一些基層組織、基層幹部做事不遵章守紀,勤政廉政意識差、民主議事辦事觀念淡薄,導致威信下降。
  另一個不容忽視的客觀情況是,隨著城鄉統籌發展戰略的深入推進,在政策實施、土地征收徵用、土地草牧場承包流轉、城鎮房屋拆遷、涉法涉訴、勞動保障、環境保護等方面引發的矛盾糾紛逐漸顯現,已經成為影響當地社會穩定的重要因素,若處理不慎,就可能引發大的事端。
  幾年前,崔景翔與同事一起,從綜治、維穩的角度想辦法、找思路,“有問題,不迴避;有困難,迎著上;有心結,齊心解”,逐漸形成了相對明晰的工作思路,“一線工作法”的雛形由此而來。
  2014年2月,鄂托克前旗委常委會通過了《鄂托克前旗推行“一線工作法”,構建“大維穩”工作機制實施方案》,“一線工作法”開始在全旗推廣。
  得知記者來意,78歲的老黨員劉廣清告訴記者:“過去,一些領導只是在電視上見,現在,每過一段時間,他們都會上門家訪。”有傾聽、辦實事、接地氣,是這位有著50多年黨齡的老黨員給予工作組的評價。
  數字印證了工作組的工作成效:一年來,鄂前旗下轄4個鎮共受理矛盾糾紛1062起,調處化解993起,化解成功率93%;旗、鎮、嘎查(村)三級組織累計接待群眾咨詢5萬餘次,辦理各類服務事項2.3萬件,分流辦結來訪案件798件,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問題1700多個;旗級幹部帶案下訪,化解疑難複雜信訪案件24件,“這可都是難啃的硬骨頭啊!”鄂托克前旗政法委副書記楊占軍說。對上級領導的肯定,於新芳有著清醒的認識:“我們在直接聯繫群眾、解決群眾的合理需求、隊伍建設、基層基礎方面還需要進一步加強,只有通過整合各類資源,搭建聯動平臺,打破條塊界限與部門分割,才能集中力量辦大事,凝聚起推動經濟健康發展、社會長治久安的強大合力,形成組織引領、幹部帶頭、各方參與、社會協同的大維穩、大綜治工作格局。”
  (原標題:民情在一線掌握 問題在一線解決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v08bvdiq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